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
生产一线上的“发明家”

2016.12.11 字号


  小个子、小平头,一身蓝色工作服,今年40岁的郑为亮是英洛华磁业加工事业部工程策划室的一线制样。2012年,完成的安全环保无铬钝化膜项目攻关已获国家发明专利,并荣获当年公司技术创新奖;完成开发废品利用补缺角项目,目前已批量生产;完成低于镀镍层25UM比亚迪产品中性盐雾达到100小时要求。2014年,他继续着他的发明创造之路,已完成一项技术专利的申报工作,目前正等待国家科技局的审批。他是我公司一线职工中走出来的“科技大腕”。

  

  日前,我们走近繁忙的工程策划室返修线旁,探访这位“工人发明家”是怎样炼成的。

  

  一提到这个话题,郑为亮忆起当年说 “刚入厂时,别人是一个师傅,而我却有好多师傅。”每个老员工都有自己的诀窍,我把他们都当成师傅,学习的技术虽然五花八门,但是碰到不同的问题用不同技术加以解决,非常实用。很快,他就因专业知识扎实,技术水平不俗被挑选进入电镀厂工艺科工作。在电镀厂工艺科工作期间,他首先开发了化学镍、黑镍、镀锡等镀种,并投入批量生产;同时对三星样品工艺设计电镀,达到客户要求投入生产,并成立了电镀试制线。他的努力获得了领导同事的一致肯定,期间多次获评先进工作者称号。

  

   “很多工人一谈到理想,就是当领导、管理人,而我却愿意在基层技术岗位上一直走下去。”郑为亮说,创新给人带来的收获和快乐,你不去做,是很难体会到的。厂领导对一个普通点检员如此重视,让我深受鼓舞。”他说。

  

  探寻郑为亮的故事,“忠诚”二字光彩耀人。工程策划室室长卢吉说,他目前现有的成绩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踏实走出来的,忠诚表现在对工作精益求精,对工作程序不打折,执行标准不讲价,把职业当成了自己的事业,这也是现今中国产业工人最急需的品质。

  

  自2004年进入公司以来至今,郑为亮在公司工作已满十年,他凭借在一线岗位的摸爬滚打,带领工友们不断解决生产难题。产品缺角难题一直是困扰着生产的大问题,公司通过外请人员修补、产品外送修补等方案,均不能达到满意的结果。随后,陆刚锋部长提出公司成立攻关小组,郑为亮名列其中。通过努力,目前已完成废品开发利用补缺角项目。2014年7月-10月,通过补缺角、烘温开发利用废品达1.5吨,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。

  

  被誉为“工人发明家”的郑为亮坦言自己还很“微小”。“真正给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,还是那些承担重大理论创新,重大原始创新的科学家。”郑为亮说,不过跟他们比起来,咱们产业工人在平凡岗位上踏实进取、努力钻研,有助于重大创新的落到实处,也能为公司提档升级助一臂之力。“贡献虽小,但不可或缺,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追求!”